上午,2022第十四届湖南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暨江华苦茶高峰论坛在永州江华县举行,会上发布消息,2022第十四届湖南茶业博览会将于9月2日至5日在长沙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第十四届湖南茶业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唐建初,第十四届湖南茶业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茶叶新闻、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赵劲松,永州市副市长吴恢才,长沙海关原副巡视员何文斌,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原副巡视员曹文成,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产业处一级调研员罗伟玲,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周重旺以及茶界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
赵劲松介绍,茶博会将全面展示、宣传湖南茶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绩,积极宣传打造湘茶品牌,努力拓展湘茶市场,强化“五彩湘茶”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力促湘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茶博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据悉,本届茶博会设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25000平方米展位(其中标展展位1200个、特装展位120个)已定完,省内外参展参会企业超过1300家,“五彩湘茶”品牌集群将抱团参展、全面展呈。茶博会将围绕“瑶都贡茶江华苦茶”“江华苦茶 瑶山好茶”主题,在茶博会开幕式上举行“江华苦茶”推介会。同时,在茶博会开幕式上,将举行湖南茶叶“茶三十”颁奖典礼;举办中国茶叶南北对话暨五彩湘茶(湖南红茶)与销区对接交流会,并邀请500位京东茶会员到现场品茶选茶;举行湖南杰出茶人选树总结表彰盛典;举办“江华苦茶杯”湖南红茶线上推介暨网红现场带货直播、“五彩湘茶”头部主播带货直播、抖音官方茶主题大赛、抖音直播卖茶培训会等活动。
与此同时还有《茶全书》(湖南卷)首发仪式、“茶祖神jbo竞博农杯”名优茶颁奖典礼、“江华苦茶杯”《爱上红茶恋上你》湖南红茶主题歌演唱挑战赛、湘派茶馆授牌暨星级茶馆颁奖典礼以及安化黑茶推介会、桑植白茶推介会、十大网红评选大赛、小茶人逛大茶博、高端老茶品鉴会、名茶盲品会等茶品牌、茶文化、茶知识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预计本次茶博会参会人次将突破20万。
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恢才介绍:永州地处湘南丘陵地区和湘江源头,巍巍南岭、滔滔潇水、袅袅云雾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2500多年的悠久种茶历史以及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孕育出高品质茶叶,其中又以“江华苦茶”为最。“江华苦茶”地处北纬25度红茶种植黄金纬度线上,“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独特优势,成就了“江华苦茶”苦后回甘、滋味浓郁的特点,是湖南省茶叶四大珍稀地方群体之一。
近年来,永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大力发展特色精细农业,突出“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全力打造“两茶一柑一菜一药”五大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围绕做大做强永州茶叶产业,深入实施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战略,重点打造江华苦茶、祁阳黑茶、宁远绿茶、蓝山有机红茶、新田白茶、双牌野生茶等特色茶叶生产优势区,形成了“北酵茶、南红绿、中间野生茶”的产业布局,打造了一批万亩连片基地、省级茶叶综合产业园和省级茶叶特色产业园,创建了“江华苦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10余个地方性品牌。
湖南省第十四届茶叶博览会暨江华苦茶高峰论坛的举办,将为永州茶叶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预计到2025年,永州市茶叶种植面积将达到23万亩,采摘面积将达到18万亩,总产量超过5000吨;其中江华的茶园面积将达到10万亩,产值10亿元,茶叶产业将成为江华乃至全市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
在会前举行的高峰论坛上,蔡镇楚、张曙光、曹进、朱海燕、包小村、曹文成等专家学者,分别从文字演绎、马王堆出土以及历史文献论述江华苦茶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厚的文化沉淀等;江华苦茶良种发现、选育及其发展历程,论述江华苦茶品种特性、制作红茶的独特品质魅力;茶与健康角度,对江华苦茶丰富的内涵物质及其健康机理,论述江华苦茶的独特品质个性;基于江华茶产业现状及品质特性,从营销角度论述江华苦茶如何找准突破口异军突起、做大产业;政府引导、支持方向及主抓工作等维度,论述政府如何顶层设计、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为“江华苦茶”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发来视频祝福,并高度赞誉了江华苦茶优异品质特性、取得的发展成绩,通过举办2022江华苦茶高峰论坛和茶博会上重推“江华苦茶”,将会是江华苦茶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对江华苦茶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建初表示,要充分jbo竞博挖掘、利用好江华瑶文化、江华苦茶文化资源,努力构建起江华苦茶的品牌文化符号,讲好江华苦茶故事;要加大对江华苦茶古树群的保护、繁育和开发利用jbo竞博,将品种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江华发展茶产业要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要建立支持茶产业发展的制度化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抓出成绩、抓出更大实效;要研究探讨发展途径、创新发展方式,从顶层设计、勾画好江华茶产业发展目标、方向和未来蓝图,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江华要进一步优化基地布局jbo竞博、确立主打茶类、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加工工艺、突出特色品质、坚持文化引领、宣传铸造品牌、推动三产融合、促进高质发展,打造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典型。